
匈牙利
一位匈牙利科学家的两项诺贝尔奖之路

科学家赫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勇行为
在动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科学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不仅是在推进知识方面,而且是在确保智力成就得到认可方面。 匈牙利化学家乔治·查尔斯·德·海维西(George Charles de Hevesy)或称捷尔吉·卡罗利·赫维西(György Károly Hevesy)的聪明才智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一段非凡的插曲,他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。
德国占领
在这个时期,两位犹太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面临着严重的威胁,他们决定将奖牌寄给尼尔斯·玻尔的理论物理研究所,以保护他们免受盖世太保的侵害。这个研究所成为了成为犹太科学家的避风港,并成为德国占领区的一部分。纳粹意识到玻尔对犹太知识分子的支持,因此该研究所成为德国人的目标。
一个大胆的想法
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提出了一项保存奖章的大胆计划。他使用化学知识,选择了一种非常规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科学家决定解散奖章,解决了溶解黄金的艰巨任务。然后他巧妙地伪装溶液,使其在纳粹的搜索中毫发无损。最终,他成功地从溶液中沉淀出了金,重新铸造了诺贝尔奖。
赫维西用化学来捍卫这些极其宝贵的荣誉。至今,这段有关科学家英勇行为的故事仍令人感到钦佩。